《婚姻与家庭》问题与解答——谁来当家
《婚姻与家庭》问题与解答——经济问题
《婚姻与家庭》问题与解答——夫妻沟通
第三课 夫妻沟通
一、夫妻之间的沟通,应注意哪些原则?
夫妻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是继续培养感情、携手合作持家教子……等成功的要素,绝不能疏懒,更不可忽略。至于应注意的原则,下面选用数处经文,并简略地提出三点:
首先,夫妇二人要紧记创造万物时,“神看着是好的”(创世记一章共提七次)。之后,却认为亚当“这人独居不好”(创二18),故为他造出夏娃相爱共处。亚当首次见到夏娃时欣悦赞叹地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此外,圣经也教导夫妇二人是应“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彼前三7),又应同心同行“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摩三3)
再者,夫妇的关系神圣美好,正如基督与教会一般(弗五22-33),是爱的联系及具体经验,彼此应当“用爱心说诚实话”(弗四14,15)。说实话,却缺爱心,会伤害听者;具爱心,却不说实话,是欺骗。故此,夫妻之间的沟通要有“爱”有“诚”。
夫妻朝夕共处,难免会有误会、磨擦、冲突、生气等,但圣经教导“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一切苦*、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弗四26-31)
上引经文提出沟通时的正反两面,消极地要避免犯罪,除去苦*、忿怒等,积极地说造就人的话,互相建立,彼此帮助,互勉相劝。生气难免,甚至是必要的(如摩西发“义怒”出卅二19),但要注意,不容生气变成犯罪(包括恨人=杀人,太五21-23),也不要让怒气长存不消,应挽回及和好(加六1),彼此造就。
二、如何说不,又不伤和气?
夫妻二人因家庭背景、性格取向、意愿判断等因素,彼此相处难免有时要说:“不”。有时更是非说“不”不可,因为对方因着误会、误解、犯错……等事情,这方不能又不应苟同,故此要说:“不”。
说“不”时要不伤和气,便要夫妻二人感情有基础及沟通具技巧了。若感情不浓而了解又不深,说“不”时就要格外小心了。下列数点可供参考:
若事故并非黑白分明,时间又不急迫的话,可邀请对方一起祷告,坦诚详谈,拖慢到彼此有默契及共识才说“不”。
说“不”亦应看情况,等时机,态度好。又可在说“不”前,肯定对方有他/她自己的主见及坦诚相告等优点,使气氛缓和、情绪稳定,才慢慢地细说因由。
说“不”前,先求了解对方,肯定对方某项优点,或表示体谅对方感受及因由。而在说“不”之时,应态度诚挚、语调柔和,心平气静。在说“不”之后,要耐心聆听对方意见,静观对方体语及态度方面的反应,然后按情处理。且事情前后及进程中,要不断祷告,求神赐下智慧,使表达清楚,使说“不”的时机合宜,免伤和气,不致破坏感情、伤害对方或绊倒他人。
三、妈妈和妻子的意见相反,丈夫该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冲突?
这种僵局及难题,是中外人士均常遇到,却又不易处理的。如若双方均未信主,没有圣经亮光指导、圣灵内心的指引与神的爱作为联系,就难上加难了。
但若双方均属真心信主,诚心追求,热心事奉,且全家均“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弗五21),那就好办多了。理想的信徒家庭是“以基督作一家之主”的,当然可按真理处理,同心祷告让神的旨意成就。
冲突因由若与真理无关,而只是背景、性格、意见、误会等缘故,那就当更小心处理;否则会误会加深、感情破裂、关系更坏,甚为可惜,并且容易绊倒未信者。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五9)说来容易行时难。遇到婆媳之间冲突时,作丈夫的应该诚心祷告,求神将爱心及智慧赐下(罗五5"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雅一5"人若缺少智慧的应当求……”)。神能改变人心,管理场面……来成就祂的旨意。当婆媳争吵冲突时,为夫作子的应尽量缓和气氛,婉言相劝,以免局势恶化,使双方冷静下来,彼此诚挚交谈,努力沟通,而非舌枪唇战,两败俱伤。
有时从旁善言,提醒二人所作的会影响小孩或在场者,或让魔*留地步而于属灵战争中呈败绩羞辱神。如能灵巧地把一方带离现场,使彼此有冷静省思的机会当然好。能劝阻相攻的劣势,又促进二人的相互了解、彼此退让或和解就更佳。
但许多时候,“好人难做”。在二者交锋时使自己贻害受伤,可能性亦高,必须格外小心,谦卑求主赐合宜的话,采智慧的步骤。若可善言诚意相劝而和好如初,就更理想了。
■作业(讨论题目):
一、我生性胆怯,有什么不满或看法,很少立刻表达,也不敢当面讲出来,但心里忍了一段时间,终于忍无可忍时,就会很激烈地爆发出来,搞得不可收拾。怎么办?
二、我丈夫是个好人,工作认真,准时回家,但平常不讲话,对饮食、金钱、外貌,乃至孩子教养等,均无意见,我根本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要什么。对这种人,该怎么办?
三、他总是一意孤行,事后却大家倒楣,我要替他收摊子,为什么他事先总不听我的劝告呢?
四、办公室里的西方同事在有孩子之后,仍然讲究夫妻间的单独交流,譬如:两人看场电影,吃顿晚餐,散个步,谈谈心之类的,你觉得我们也照样模仿好吗?
夫妻沟通问题解答:
一、这种性格与家庭背景及个人习惯有关。一般来说“内向型”的人属安静、害羞、不擅言词、不敢发言……等。若“外向型”的人曾经挫折,失去自信心,或因环境变异而地位骤降,造成不便启言等情况,亦会有上述的表现。
当事者须明白及了解自己属哪一型的性格,或何故原本性格非如此,但却经历创伤而变成此种景况。两者处理办法不同,处理进程亦异。
生性胆怯、不多发言的人,当然易作“安静人”,且易实行“……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雅一19)。但要按情理及等时机表达意见,却不应违心说谎,“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弗四25-29)要留心发脾气的原因,及学习处理及管制自己,求圣灵帮助结果子(如“仁爱……和平……温柔……节制”,加五22-23)如有需要可找相熟的朋友及可靠的亲人探讨事情,有抒发的机会,便不会久忍难禁,一发不可收拾,带来恶果及遗憾。
二、丈夫若是在任何场合,跟任何人共处,谈到任何话题,都是同样的沉默不言,毫无主张,全无意见,若自幼至长均如此,那是性格的问题。但若从前并非如此,只是近期的表现,他可能是受了某种严重打击而自我封闭(shutdown),那就要查出原因,以求改善。但若他跟友人及属下相处时,发言达意全无困扰的话,那问题是夫妻二人沟通上有严重障碍,必须刻意查究原因,否则夫妻感情因沟通失败而淡化,以致离婚,那就很可惜了。
若他只是你在场时才绝无意见,在他人面前却是另一种表现,那么作妻子的要检讨自己,是否有专权、蛮横、吵闹……等毛病,以致丈夫以“无言”对抗。若自省检查后,有认罪改善的必要,然后用爱心及欣悦的态度,接纳木讷寡言的丈夫,刻意培养他的自信心,鼓励他参与家庭生活,关切家人近况,放胆表达意见。否则要彻查原委,看他是否已移情别恋,或财迷心窍,或工作过劳,或生意压力过大,或对妻子厌倦……等因由,对家人漠不关心,对家事毫不在意,向妻子无言以对。上述这些因素均属可能,在夫妻二人无法处理时,应向长执教牧或专业辅导员求助。
三、这要看丈夫何故如此作风而定,若他身为独子,家中自小娇生惯养,这是你婚前就应预料如此。若他生性固执,主见强,一贯作风,你俩又是自由结婚(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类),那么你们婚前相互认识不深,了解不够,现在是“恶补”功课难熬,那也就难怪了。若他比妻子年纪长,学识多,家财多,大男人主义味道浓,这又另作别论。
为妻的最好能耐心待丈夫拿错主张、事败后稍为平息了,才好言相劝,使他客观地检讨学习。若夫妻二人都是信主的便较易办,让他对前述圣经真理,夫妻关系有正确了解,纠正华人传统中男权至上的错谬,在主爱里相助互勉,藉祷告读经、沟通以明白神的引导,假以时日,问题便会解决而不重演了。
四、在西方社会中,婚后夫妻二人仍有努力争取单独约会、个别交流的作风。按中国大家庭的风俗,三代同堂的作法是不容易办到的;在模仿前先要了解他们如此这般的因由。西方社会惯于“小家庭”,极少亲友同住,只有夫妻儿女一起。他们是自由恋爱而结婚,恐怕“婚姻是恋爱的坟墓”这个危机,不愿婚后只忙于繁琐的家务、家事,怕有夫妻“亲情”而失去“爱情”。夫妻二人是终生伙伴,十多年后儿女成长又成家立室、远走高飞,只剩下俩老,故此努力争取单独相处的机会,恐怕离婚率极高、男女性生活随便等社会颓风,祸及夫妻婚姻关系,导致婚姻触礁而各散东西。明白了西方家庭制度,婚姻观念,社会风气等现象,便容易了解他们如此相处的因由,华人夫妻应可再进一步洽商共议,是否照单全收的模仿。
《婚姻与家庭》问题与解答——谁来当家
《婚姻与家庭》问题与解答——经济问题
——————————————
注:看往期内容有两个方式,
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