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阳按:今天说一个以前我都没有说过的,万籁声老师武术中的气功总决,简单易行,但是最好还是有老师指点为宜,不要自行盲目修炼。
万籁声老师对于此功的描述一:
万籁声老师对于此功的描述二:
此功的详细介绍(原作者待考,非万籁声老师,可做参考)
竹刷刷打原为少林“冷气功”的一种练法。然而自然门的竹刷练法是在少林竹刷的基础上,以自然门的“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练功方法,通过对身体刷击,把身体周身内膜练的坚韧富有弹性的同时,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练时要求:气微守丹田。
竹刷以毛竹制之,通常圆形筷子头大小,长度为55厘米,以25根到30根为度。刚开始练时,中间绑扎手掌大小,练至3个月,再扎两道中间到头的中部。
练自然门功法单练,通常以提气为前提,即双手成拳,开左脚若宽于肩,口闭,双拳成掌向左右展开(掌心朝上),至头顶覆掌下压,由鼻出气,在呼气的同时,身体随之下沉,呈马裆式,呼出之气以不能呼为度;而后,掌心翻上向上托起,乃以鼻吸气,吸到不能吸为度。如此反复呼吸以五至十口气为度。要求:呼气时稍快,,双掌稍用力,随呼出之气下压,吸气时稍慢,双掌缓缓向上托。
练完提气之后。一,以右手持竹刷中间部位,先从左手背之指端往手臂外侧逐渐向上刷击之,直至肩井穴,再从肩井穴回刷至手臂外侧,手背(循行于臂外侧面(皮比较厚、暗)的三条阳经);转到小手臂上侧,也就是沿虎口刷击到手背上部至肩部(手太阴肺经),回刷虎口时,转到掌部到小臂内刷击至胳膊(臂内侧面(皮比较白嫩)的三条阴经属手少阴心经)。回刷至手掌后(手厥阴心包经),转到小拇指沿着小臂下侧刷击至肘部。右手刷击同左。
二,以右手持竹刷中间部位,提左手臂由左后胁下往下刷击至左后方带脉(两腋下主要走肺、心包、胆、心四条经络);转至中间带脉沿胁刷至腋下(两胁走胆经与肝经);转至左胸往下刷击至腹部(足阳明胃)。右边刷击同左。
三,以右手持竹刷中间部位,从上到下刷击左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以左手持竹刷中间部位,从上到下刷击右背部。
四,以右手持竹刷中间部位,从上到下刷击左肩背部(手太阳小肠经);以左手持竹刷中间部位,从上到下刷击右肩背部。
五,以左手持竹刷中间部位,再从大脑左前侧刷至后脑、风池穴。(即从阳明胃经刷至足少阳胆经);沿着脖子后侧(风府)即刷至太阳膀胱经;向上刷击左脑耳旁顶至发际,右脑刷击同左。(气血只有走到头,才能最后走到脚,从而完成一次大循环,反之就会因气血流通不畅而造成脚冷、头昏,竹刷刷击使整条膀胱经产生微汗,有效促使气血的大循环,使大脑清醒松弛。)
六,(一)以左手持竹刷中间部位,从左大腿里侧根部刷至胫骨脚里侧(里侧皆为阴经,阴经主血,容易不通。);(二)从小腿前侧刷至大腿前侧,可调胃气,强中焦胃气运化能力与气血;(三)从小腿胫骨正面(迎门骨)刷至大腿正面(足太阴脾经);(四)从大腿外侧刷击到胫骨外侧(胆经),可振奋阳气;(五)从后脚根刷至臀部(足少阴肾经);右脚同左。
七,以左手持竹刷中间部位,提左脚置于右膝,使脚心朝上,从脚指刷至脚后跟;右脚同左。(人体十二正经中,有六条经脉即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分布到足部。足部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这六条经脉又与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连属,循行全身。奇经八脉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足部,冲脉有分支到足部,从而加强了足部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
竹刷击轻重要以身体的承受力为度,刷击的次数亦可根据各个部位的需要来刷击之,万不可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盲目刷击,这样只能适得其反,使身体受到伤害。
到此,身体刷击完成矣!再以竹刷练抓拧功夫。(一)左右手抓竹刷两头,提起与肩平行,向内外反方向拧之;(二)将竹刷置于左侧,使竹刷左下右上,左右手向内外反方向拧之;(三)右侧同左;(四)将竹刷置于身后,左右手抓竹刷两头,向内外反方向拧之。
抓拧功夫可调动起丹田之气,运之于双臂,增强手臂的劲力。
自然门竹刷功法是根据:人的内气运行是人体的一种活动。即人体的气血在某种条件下神经机能的特殊反应的原理,通过竹刷对人体的外表刷击,使之四肢百骸的内气相结合,有效调动神经和肌肉的反射作用,从而产生气之能量,使之气贯百骸,百脉想融,无疾无疠,自然产生与外力相抗衡能力“内劲”。
练一段时间(6个月)竹刷击后可以在练虎口棒时,用虎口棒按以上步骤刷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