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2年一带一路健身气功民心通大讲 [复制链接]

1#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养生有道,惠泽于民。”

“一带一路”健身气功民心通大讲堂旨在通过向全球爱好者分享中国的优秀养生文化,为改善大家的身心健康提供中国方案,为深化体育文化交流搭建平台,为增进彼此的友谊架设桥梁。

内容涉及文化讲座(8期)、功法培训(8期)、主题征文、交流沙龙(8期)等模块,所有模块均实行中英文授课及交流,受益人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各地健身气功爱好者。

主办

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承办

郑州大学

时间

年4月至11月

相关介绍

体育学院(校本部)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前身是年成立的郑州大学体育教学部,年郑州工业大学(年建校)、河南医科大学(年建校,前身是年成立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两校体育教学部并入后成立郑州大学体育系,年9月30日经学校批准更名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并沿用至今。

体育学院(校本部)现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教辅人员13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7人、副教授36人、讲师46人、助教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7人、硕士学位者54人、教师在读博士学位者4人;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含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3人。

目前,学院有兼职PI(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营养学专家David教授)教授1人,学科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其中1人为公共体育组副组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4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体育组”评审委员会专家1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3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3人、全国化工行业群体先进个人1人;国际华人体育管理学会常务理事1人、亚洲健康运动学会理事1人、《JournalofGerontology:BiologicalSciences》杂志副主编1人、《IntegrativeZoology》编委1人、《亚洲健康运动杂志》编委1人;国际荷球联合会委员1人、亚洲荷球联合会副秘书长1人、中国越野行走协会学校分会副主席1人;国家荷球队主教练1人、国际越野行走联合会国家级教练员1人、国际级裁判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9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常务理事1人、全国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研究会常务理事1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副秘书长1人、中国化工体协副主席1人、全国化工高校体协秘书长1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中原名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6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河南省教学标兵5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3人;郑州市优秀教师2人、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13人等。

学院以创建研究型一流体育学院为办学定位,对接国际标准和对标国内一流,强化专业建设水平,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一流课程打造、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凝练“两强两高”(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强、思想觉悟和运动技术水平高)专业特色等措施,推进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现设有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和两个公共体育教研部,现有体育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河南省特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两个本科专业、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和二级学科博士点(体育管理科学),以及体育硕士课程班,现有在校本科生余人、全日制硕士生余人、博士生21人(含国外高校联合培养)。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目前,全院师生秉承“求是担当”的校训,坚持“厚德、博学、强体、创新”的院训,发扬“追求卓越”的郑大精神和“勿忘人民”的郑大情怀,紧紧抓住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机遇,以“创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为己任,坚持以本科教育为核心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和体育竞赛为两翼,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交流,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体育学科和体育学院,努力为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性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