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八段锦健身气功及注意事项,看了不后 [复制链接]

1#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自称体系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时期,经历了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直到现在一共八百多年的历史。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因其动作优美,古人将它比喻成美好的东西,所以就叫“锦”。此套功法,简单易学,男女老幼都可以学习。八段锦分为武八段和文八段锦,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武八段锦。

一、双手托天理三焦。

首先预备式站好,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放在体侧。头正颈直,嘴巴微微闭上舌头,轻轻抵住上颚,两只眼睛平视向前,安静的站立,气息平稳,不要胡思乱想。

左脚向左跨一步两脚平行站立,两肘向外撑开,使手臂呈弧形,两手掌掌心随之斜向上,上目视前方。

两掌向身体前面移动至小腹前,掌心向上,两掌中指相对,不要接触。

两掌向左右拉开,沿腿的中线向下,掌心向上,同时慢慢向前下腰,至两手下到两脚前。

两手向前推送并向上就像举起重物,上体同时抬起成直立,当两手至头前上方的时候,两臂内旋,掌心向上,上体微微向后转,两手用力上托,掌心相对,同时两脚下踩,目视跟着手移动。

上动稍停片刻,两臂外旋,掌心向内,经过脸前面向下过胸至动作二姿势。

注意事项:呼吸要自然,动作连贯。向前下腰的时候腿要伸直,如不能触到脚背,也即不要勉强,尽量先下注日久就可以触到。三焦指的是心脏、脾胃和肝肾。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由预备式左向向左横跨一大步,两手半提拳至小腹前,拳眼相对。

蹲成马步的同时两拳上提至檀中穴,拳眼向上。

左掌向左仿佛拿着弓箭,拳眼向上,右掌向左后拉,拳眼向上,大小臂折叠与肩平仿佛拉弓的样子。当弓拉满后,两拳握紧,瞬间放松,这样一共做九次,然后还原。

三、调正脾胃须单举。

预备式左脚向左跨一步,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左手向前弧形移动到肚脐下,掌心向上。同时,右手握拳,后移至命门穴,紧贴。

向前下腰,同时,左掌顺两腿中线下到地面,动作不停,手向前推出,并向上如举重物,上体同时抬起呈直立,当手到达头前正上方时,掌心向上上体稍后仰,左手向右用力上托,掌指向后,同时两脚踩地,眼睛跟着左手。

稍微休息片刻,上体跨向右转,同时左掌向下落到身后变掌,紧贴在命门处,右拳变掌,弧形移到肚脐小腹处,同时上体略向右转证。

四、五劳七伤向后瞧。

由预备式左脚向左跨一步,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右脚移向后背,用外劳宫穴紧贴命门处,左掌外劳宫穴与右劳宫穴相合,两只眼睛向前注视片刻。

以腰为轴,尽力向左后扭转眼睛平视,到达极点后,凝视片刻。

向右转回还原,再向左扭转。各做九次。

五劳指的是心干脾肺肾,七伤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由预备式左脚向左跨一大步,微微下蹲,同时上体微微前俯,双手反掌按在大腿四头肌上。

以腰为轴,将上体向左摆动,同时右腿和右臂伸直。反方向一样。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

由预备式左脚向左一步,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往前抬起内旋,反掌按在大腿根部。

向前下腰,两手分别顺着下推,使中指按在太溪穴,拇指按在昆仑穴。

稍微停顿,上体抬起还原成最初的模样。

七、攥拳怒目增气力。

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慢慢半握拳,拳心向内,放到肚脐下腰处。

两拳逐渐用力攥紧,同时慢慢咬牙,怒目,头微微上顶,两拳移动到两侧部位。

放松还原。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

由预备式,左手移动到背后外劳宫穴,紧贴命门穴,右手手背贴在左手掌上,用左手中指和拇指相捏,同时双足作上下颠动七次。

注意:上下颠动要有节奏,足跟不可着地。左手外劳宫穴要紧贴命门穴。

这套功法比较简单易学,长期练习,定能增加你身体的健壮性,祝你生活愉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