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爱心救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27/6359070.html“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侠客行》描绘出一副快意恩仇的江湖画面,使得无数英雄儿女为之震撼,心生向往。这个闯荡江湖的身影可以是郭靖,可以是李小龙,也可以是任何心怀天下的侠客。
在台湾,也有这么一位侠客,他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一手绝妙的甩气功称霸武林。他创立了梅派,教导弟子调养生息,用武功来调理身体,使得身体更加强壮和健康。当他的身影出现在美国的《Discovery》节目中时,他与他的气功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知晓,他的传奇故事也使得众人感叹。
武学环境是一代大师的摇篮
李凤山之父李鸣曾参与过抗日活动,为保卫祖国做出贡献,后来李鸣跟随长官蒋纬国一同到了台省。年,李凤山在李家出生。他的父亲对他影响非常深,因为祖辈都是习武之人,李凤山自动接过父亲的衣钵,从小跟着父亲练一些基本功。父亲教导他要提升自己的体力和力量,需要大量的运动和锻炼,于是他便每日在家附近的山上登高望远。这与李小龙上学时每天跑十公里是同理,学武功确实需要体能上优于常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机体的力量。
爬山是他入武的开端。他在爬山的时候,经常能遇到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师傅,这位老师傅爬山时连大气都不喘一口,显得神情自若。他对此非常佩服,感觉此人功力应该不低,于是便搭话询问他是否收徒。然而这位老师傅几次将他狠狠拒绝。他又不甘心,每天去爬山时就与老师傅攀谈,讲述自己的来历以及对武功的痴迷热爱。可能是他的毅力说服老师傅,老师傅终于松了口。老师傅便是他的入门恩师,也是他毕生难忘的人。
严师出高徒,师父曾引导他走出歧途
当他一入门,师父就将一身带着口袋的白衣以及数十个铁砂袋扔给了他。他学着其他师兄将铁砂袋装好,在装的时候慢慢感觉到吃力,直到把所有的铁砂装进口袋,他甚至被压得站不起来了。原来,这些铁砂共有80斤,几乎相当于把一整个人挂在身上。师父教他运气提神,慢慢地他能够站立起来了。
他从站、走、跑,一步步地前进着,之后师父要求他带着铁砂爬山。一开始他虽然感觉异常疲惫,但是初入师门,他想给师父留一个好印象,且那时候他对武学抱着非常大的兴趣,因此他每天都能坚持登完一整座山。慢慢地,他开始松懈,武学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吸引力了,因为他整天除了登山,师父也不教他别的,实在太枯燥。在他又一次跌倒在路上时,他思想开了小差。
他趁着没人,把铁砂都解下来,等快到山底了再装上,一开始师父并没有发现,但是之后有一次,他在爬山的时候偶尔遇到了师父。师父将他提溜到大堂,狠狠训斥了他,罚他多跑了一遍,并令他平时生活也带着铁砂袋不许摘下。他心感愧疚,从此再也没有偷过懒了。
就在这样的勤学苦练下,三年后,师父看他已经学有所成,便让他解下来铁砂。随着铁砂慢慢剥落,他感到身体越来越轻,当80斤铁砂全都取下时,他感到身轻如燕,可以蹦跳到很高的地方,而且他的体力有了突破性的增长,登山跑步都感觉不到疲惫。之后他的师父又教会他一些招式和体式后,便挥手让他下山了
创立梅派,终成一代气功大师
他告别恩师,回家开始刻苦钻研武学,每练一遍动作和体式,他都有不同的感悟。他将这些感悟记录下来之后,经过比较和思考,创立出一套能够甩除烦恼、疲劳的武学动作,并配以专门的呼吸方法。这套动作通俗易懂,可以强身健体,锻炼筋骨。他周围的人看他每天早上练习,感到好奇后也尝试一起和他练,渐渐地,他的名声愈来愈广,不少人加入了他的队伍。
经常有人问他所从何派,他都淡定地说一句:“没派。”但是这句话竟成了一个美妙的误会,大家都传他的宗派叫做“没派”,“没派”也渐渐演变成“梅派”。年,他索性将自己的团队称为“梅派”,而将运行的气功称为“梅门一气流行”,将武功动作称为“平甩功”,并开始广招学生。他的弟子也遍布天下,有的在武术、散打的领域获得很高的荣誉。不仅是武功上,他的气功可以帮助一些体虚气短的病人强身健体,一些中年人也加入他的门派学习气功养生。
不过他的气功和平甩功疗效并未被证实,只能够作为养生的手段,至于治疗成效,没有科学依据。气功、平甩功类似现代人流行的瑜伽,瑜伽中也有呼吸法,通过调整呼吸来调节心情和状态。我国古代也有保健方法,如华佗的“五禽戏”,其实它们都是一个道理,通过运动来锻炼身体,提高新陈代谢。生命在于运动,如果想活得健康、长寿,就需要经常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