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人只要生存着,人体就有一个开合呼吸的问题,就像阴阳在人体处处存在一样。肺的呼吸有开合,心脏的搏动有收缩和舒张,胃的蠕动有磨合,大脑又有清醒和睡眠。因此开和合在人体上无所不在。人体在开合问题上出了毛病,疾病也就产生,这就得通过锻炼加强人体某一部位的开合功能来调节机体的阴阳,从而达到平衡。所以无论是动功还是静功中都存在着一个开合问题,若长期采用单一的开或合的功法,就会出现偏差。即使是寂然静坐,“气”还有从这一穴位的进而从另一个穴位出的现象,以达到人体的生理平衡。气功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人体的开合功能,以达到打开窍穴,使得在行、站、坐、卧时,都离不开“这个”,人体阴阳处于平衡状态,就能防病疗疾,延年益寿。为此,笔者就穴位开合、皮肤呼吸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穴位开合
在通常情况下,穴位在经路传感的交流下,也在微弱地进行“气”的交流。这种微弱的交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大会被人引起注意。经穴不通则痛,人在患病之后,用针刺穴位来加强“气”的交流,从而达到通则不痛。这就是“气”在穴位通过传感经络以达到治病的效果。练功者通过练功达到“气”通经路,通过穴位做到内气外放,外气内收,既能排浊又能纳清,从而加强了人体内外气体(物质)的交流。有人对著名气功师林厚省的“运气疗法”作过实验观察,认为其“运气”有物质基础,①林在运气发功时,发出的远红外辐射,其调制信号具有特异性;②具有一定水平的练功动作所发放的生物电,使穴位处某种生命物质的偶极子从无序到有序;③穴位处产生着电流共振。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气从穴位中进进出出,内调机体,外通自然环境,是练功者练功的必然结果。练功有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手印、身法来调控这种“气”的进进出出,以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和调治他人的疾病。有些功友在进入气体混浊的场合时,通过手印暂时闭合自身与外界的气体交流,以免引浊入身,有碍健康;若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大脑自然会指使全身放松,不但觉得全身轻松舒坦,而且“气”也在源源不断地从各主要窍穴和皮肤进入身体,这时会不自觉地进入空寂禅境,这种境界就是穴位与外界气体交流的结果。可见,打开窍穴对练功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皮肤呼吸
皮肤表面层有毛孔和汗腺,皮下有毛细血管。它是保护人体免受各种有害物质侵袭的屏障,只有细微的分子才能缓慢地渗透皮肤。所谓“皮肤呼吸”,并非气功术语中的“体呼吸”,可以说是体呼吸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报导说:当每秒钟2万赫兹以上的超声波作用于皮肤时,剧烈的振动摩擦会引起皮肤表面升温,使皮肤变得松弛,缝隙增大。这就意味着加速了细微分子渗入皮肤和渗透量加大。根据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理教研组报导:“20例(人)练功时,手部合谷穴和中指各点均升高2~3℃,明显者升高可达6~7℃”;又据重庆医学院生理教研组等报导:“练卧式松静功和盘坐式强壮功时,全身皮肤温度普遍升高”。气功态时皮肤温度升高,反映了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管交感缩血管中枢趋向抑制。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松弛,缝隙增大,纳氧量增加,依赖口鼻呼吸的纳氧作用就相应减少,从而达到鼻息微微。由此可见皮肤是参与人体口鼻呼吸之外的另一渠道。不管练功与否,皮肤的呼吸机制都存在,只是在练功状态下增强了皮肤的纳氧作用。
关于体呼吸
体呼吸,是指人在进入气功态后,基本上已不依赖于口鼻呼吸的呼吸。气功态时人体可以呼吸的机制均被调动起来,包括皮肤呼吸和穴位开合,此时的呼吸已经达到忘息阶段,虽不依赖口鼻呼吸,却又不感到缺氧和憋气。古人云:“凡息不止,真息不生”,练功进入物我两忘,呼吸已完全不被感知的胎息阶段,唯觉丹田略有张、缩,全身格外通泰舒服,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体呼吸只有在周天通达以后,才会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决不是强求能所得。因为周天一通,全身百脉皆开。生命是全息的,窍穴一开,它们必然会参加到体呼吸的行列中来。有些介绍体呼吸的方法,是用意念导引“气”从毛孔中出入,但如果没有达到胎息阶段,这种练法,也还只是停留在口鼻呼吸的一种入门方法上,还不能称之为体呼吸。
从上述可以看出:通过练功,打开窍穴,增加皮肤的纳氧作用,是实现体呼吸的基础。体呼吸(胎息)是练功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要完成这个飞跃,必须在认真、长期、正确的练功实践中取得,决不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