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捧气贯顶法要明白几个知识点:
1、捧气贯顶法是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法,是治病健身的基本功。虽然它是基本功,但它有不同的练功层次,不同层次又有不同的体会内容,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就这第一步功,可以从初级练到高级,达到中脉、中线混元上去(这是智能气功高级层次),千万不要认为它是第一步功就轻视、马马虎虎、走过场的去练。如果只是为了治病健身,就练这一步功也可以了。
2、捧气贯顶法练的是外混元(智能功按照混元气混元的层次分为外混元、内混元、中混元),一开始练功就是要先练外混元的,外混元练得有基础以后再练内混元。什么是外混元?外混元就是用我们的意识去和人体外面的混元气相混化、相结合。混元气是什么?它是一种特殊的、无形无相、非常均匀的物质,虚空是它的存在形式,就是说虚空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处不在的混元气,只要我们用意念想虚空,就和混元气混化、结合了。
3、练捧气贯顶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意念放出去和外界虚空中的混元气相混化、结合之后,收回身体里面来,使体内的混元气逐渐充足、通畅起来。捧气贯顶法是怎样练的呢?通过形体动作和意识的开合来引动混元气的出入,畅通人体混元气和大自然混元气联系的通道,更多的摄取大自然混元气为人所用。形体一开,意念跟着开出去,形体一合,意念跟着合回身体里边。用意念的开合引动气机的开合,即形开合——意开合——气开合,这是捧气贯顶法最根本的“意与气合,以意引气”的道理。初学者这样练就够了,形体动作按书本讲的要领大体掌握就行了。
4、八句口诀:“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內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的理解与体会。练捧气贯顶法之前一定要认真体会八句口诀。一方面,“八句口诀”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功法,只不过它没有形体动作的要求,是纯粹的意念练功。只要按八句话的意思,把它的意景想出来并体会内在的感受,就是练功了。在一些自己想练功又不好做动作的场合,练八句口诀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在练捧气贯顶法之前体会一遍八句口诀,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调整形体状态,使形体放松、自然,调整精神状态,使内心宁静、精神专一,调整周身气机,使气机生发,全身心进入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练功状态。
习练捧气贯顶法的体会
“捧气贯顶法看起来简单,但其中蕴含着传统功法中很多奇妙功法与诀窍,练之得法,可以直接进入高层次”。怎样练才算练之得法?我个人的体会是按照“体合以心,心合以气,气合以神,神合以虚”的顺序来体会和练习应该是“得法”了。来我这里学功、练功的人,我都这样要求他们。
一、“体合于心”:每个初学者,首先要对整套功的结构有所了解,这一套功有几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里面又是由几个小节组成;这套功的功效和练功特点。其次,要熟悉整套功法要用到的穴位的具体位置,尽量点准。第三,要掌握每节功的动作、姿势,抓住要领,力求做到合度、规范,要把形体运行的路线顺序熟记于心,习练时不能赶前错后、走走停停。第四、初步掌握每一
个动作与意念的关联,只要求集中精神把整套功习练一遍,练习过程中,与练功无关的杂念越少越好,习练一遍17分钟即可。第五,姿势动作基本合度,运行路线顺序熟练之后,要求动作与意念配合起来练习。这个阶段就是“体合于心”了,“体”就是形体,“心”就是心意、意念活动,“合”就是结合,即是意念要和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如果形体是“船”,意念就是“客”,客人就坐在船上,客随船走。形体一动意念就动,形体一走,意念就跟着走,意念总是追随着形体。这样练一段时间以后,形体和意念两者关系比较紧密了,结合度得到强化以后,就要反过来了,就是意念做“船”,形体做“客”了,意念要带着形体走了,意念一走,形体就跟着走。这就进入了“意在形先”的练功层次了。
二、“心合于气”:当形体动作和意念结合得比较好了,神意要主动放开形体,放松地去体会气的变化了。这一阶段的练习重点,就是神意要主动去跟气相结合。意念随着每一个动作,甚至很小的转换姿势,都要感觉着气、体察着气,在意念里,每一个动作都是带着气走的,做动作只是一个拐杖,不足轻重的、可有可无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意念在指挥着形体动作,大部分意念都在感觉、体会着外混元中气机的变化。
三、“气合于神”:这一阶段的习练重点就是形体要完全放开不管,神意要全部去和气相结合了。在神意里面,有形有相的形体要虚化,变得无形无相了,变得若有若无了。其实就是形体也要化成气了。但意识里面也有个“我”的形象的存在,如果“我”都不存在了,那气要往哪里收呢,往哪里贯呢?不过,这个“我”是模模糊糊、恍恍惚惚的、空空荡荡的,“我”有多大,没有具体的边界,当你的意识充满宇宙虚空时,宇宙虚空就是你;当你想到头顶着蓝天,脚踩着大地时,你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了。当你的意识往回收,把“我”收缩缩小,回到模模糊糊的身体周围时,收到“体内”时,这个体内也是模模糊糊的空态,“我”的体内、体外都是模模糊糊、空空荡荡的状态,“我”就是一个混元整体了。这个时候的“我”的形体,都只是意识状态中的“意象物”。这一阶段就是体会、体察气的变化,体会神意对气的统帅、引导,久之,神意对气的主宰能力就得到了强化。神意可以体察遥远虚空中气的变化,也可以体察身体周围气场里气的变化,也可以体察人体体表(没有具体的边界)气的出入变化,也可以体察人体内部的气运行变化。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神与气合,神奇并重”的练法了。
四、“神合于虚”:这一阶段我的体会是,有时候练着练着“我”没有了,没有了形体动作,没有了气感,神意的思维好像停住了,意识不动了——进入非常深沉的寂静和空态,寂静中的空空荡荡。那是一种无人无我、无内无外、无形无相的境界。
“捧功”以上四个阶段的习练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习练体会的过程中,可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