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脸酸碱体质,更要反思我们的纠错机制 [复制链接]

1#
北京医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前几天美国的一次宣判,引发中国“健康养生界”(好吧,这个界是我胡编的)的地震,没错,就是著名的「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被判罚1.05亿美元。

老老实实当个江湖骗子,出书讲座骗信众收智商税还不满足,这位罗伯特欧阳(RobertO.Young)大哥非要作妖,说服一位癌症患者放弃化疗,遵循他自己的碱性疗法,说白了就是往注射药物里加小苏打。然后这位可怜的患者成功发展成癌症4期,起诉这位欧阳先生后,被判赔偿1.05亿美元。

大快人心。

可这大快人心只发生在大洋彼岸,酸碱体质论早就飘洋过海,在中国发扬光大。某位中国砖家甚至自称酸碱体质论的创始人,按照调侃的说法,欧阳先生应该找这位“侵权“的老兄报销罚款。

在美国被打脸的“酸碱体质论”,在中国似乎仍未得到清算与反思,这让我疑惑,在自诩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依然前赴后继地交智商税?哪些纠错机制出了问题?

智商税这事儿,先从我们自己找原因。中外都一样,“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虽然我不太喜欢类似的金句,但卡耐基爷爷说得有道理。遗憾的是,人性的弱点往往与道理背道而驰。羊群效应可以跨越种族和文化,东西方的神棍骗子都不少,美国有酸碱体质论的“发明者”,美帝那边在医疗方面的骗子,什么顺势疗法、自然疗法、按骨疗法,早就玩过一遍。中国这边从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气功大师,再到后来的张悟本、王林等大师,东西方在伪科学方面斗了个棋逢对手。也充分说明,被带跑偏的群众大有人在,“市场需求”始终旺盛。

我们为啥容易受骗,骗子太狡猾。

上来加一堆头衔,XX博士、XX专家、XX学院首席、XX理论创始人。在形象上,有鹤发童颜老中医款,有金丝眼镜白大褂精英款、有仙风道骨神棍款,总有一款适合你。在直觉上的印象建立后,就要祭出一套民科理论,譬如酸碱平衡、吃茄子去油,都是把你能懂的常识,通过错误的逻辑嫁接在身体上,让人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之后专家就是给方法,多吃这个少吃那个,煞有介事的样子让你不得不拿起小本本记下来。

骗子营造的仪式感很狡猾,但我们的思维惰性让我们显得极其愚蠢。

细想一下,吃生茄子去油,理论就是茄子吸油;维持平衡酸碱,解决方案居然就是吃碱性食品。实际上茄子到了胃里,根本吸收不了皮下和内脏的脂肪,嘴里吃进去的碱性食品在酸性的胃液面前不值一提。这些脑子稍微转下弯儿就能想明白的事,我们却陷进去拔不出来。因为独立思考的成本很高,先得了解基本的生理常识,各个脏器的功能和特点是干吗的,中西医对于脏器的定义都不同,结果常常有人拿来混用。其实脏器这部分初中生物就学过,很多人学完之后就还给老师了。

然后要善于从对方提供的事实和逻辑两方面寻找漏洞。十多年前,我工作的杂志社讨论选题,有关弱碱性水,开始大家讨论特别热烈,一位做科学报道的记者半天不说话,抬眼说了一句,“那点碱性,搁胃里就没了。再说,您往自来水里边放一丢丢小苏打,立马变弱碱性,有啥可吹的。”然而我们在通识教育中,逻辑的训练偏弱,或者说,我们在教育中往往致力于培养相信,而非怀疑,在习惯被给予标准答案的教育体制下,导致判断时很容易被误导。

谈完人性共同的弱点,我还想聊聊咱们制度上的特色。愚蠢的美国人上了当,可以起诉骗子,我们呢?

西方是把惩罚机制后置,前边不管你,书可以出电视可以上,爱咋整咋整,这种开放的态度就是告诉公众,反正信息我都让出现,你自己选择。一旦出了事,受害人起诉,往死里罚。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前期的内容鱼龙混杂,阿猫阿狗神棍骗子都能来,很难及时反应和管理。优点在于,既可以让骗子不能东山再起,也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我们则是一种父爱式的管理,各种出版物和广电节目都会受到严格的约束。提前把关的方式,会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书(电视)上说的,那还有假?”我们在提供和接受内容的时候,就是以标准答案的心态,这种优点在于提前管理,可以筛选,但问题是,“谁来筛选”?无论国家机关还是媒体自身,对于专业性的把关恐怕都难以做到提前预警,尤其还涉及到利益寻租空间,更成为江湖骗子的土壤。

这就造成看似严格的前期筛查,存在几乎无法弥补的漏洞。保障专业性的成本极高,无论是媒体还是机关,都不可能预备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委员会,那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事。另一方面,利益寻租总会绕开各种障碍,在广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很少有媒体能拒绝诱惑,让一些人趁虚而入。堂而皇之者如张悟本,更卑劣者如顶着9个不同头衔的跨界“伪专家”刘洪斌。这些野鸡养生专家,登上卫视甚至央广新闻的科教栏目。我们吃瓜群众本来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结果看到这类节目,哪里还有心思质疑,都抱着小本本记笔记呢。

这些骗子何时为谎言买单,就成了永恒的悬案。已经被揭露的张悟本只是狼狈收场,却没有任何惩罚,恐怕其拥趸还来不及醒悟,就投身到酸碱平衡论的怀抱中去了。所谓巨婴,一度成为描述当代国人心理特征的流行词,巨婴的养成有其文化特性,然而在现代化的当代社会,制度设计却延续了巨婴的环境。一方面,过分前置的“保护”,养成了思辨上的懒惰,另一方面,惩罚规则与结果追踪的缺失,让人们无法从偶像幻灭的迷梦中惊醒,换个枕头继续睡下去,酸碱平衡论在美国的源头灭掉,在我们这里却绵延不绝,即使这套理论废了,还会有新的“大师、专家”粉墨登场,这才是比一两个江湖骗子更可怕的事。

我是非典型佛教徒

针砭时弊不舍慈悲

理性思考不许骂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