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其童老师内功易筋经讲座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相济,天人合一,应物自然,有无相生。
通过练习太极拳,改变我们呼吸方式,由浅入深,由快变慢,润物无声,绵绵细雨。
太极拳是开发人体筋骨、内脏、气血的艺术,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拔开人体各个关节,让氧气进入身体每一处毛孔,增加身体每一处气血的含氧量,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从而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提高脏腑机能。
太极拳是人体艺术,是气血、经络、筋骨、攻防、道术、人生境界的修炼。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人体心性,开发大脑智慧,开阔心胸,提高眼界,增加自己的气量,太极拳练得好的人,对人体结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理解得比较透彻,很容易参透人生的追求和价值,看开生活方方面面,做到生性豁达。
太极拳是整体运动,是人体各个部位参与的运动,从头到脚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非常严格,太极拳既是艺术也是武术,在讲究协调,内劲的同时也不忘攻防,步法,身法,这样练既有文化内涵,素质涵养,又有防身养生、健身的本事。
太极拳练功,是需要层次的,刚开始走大圈,再就是需要收小圈,最后高级境界就是无圈,无圈就是外形不需要划圆,但是身体内部处处走圆,这时拳架处处有棚劲,打拳处处有内劲,看似不用劲不发力,但是蕴含极大的力量,整套拳打下来,潇洒飘逸,蕴含内劲,仿佛人在大海之中,处处有张力,波涛汹涌,内劲一浪高过一浪,此时再练习太极拳套路,一遍顶以前十遍,不仅对体力是一个很大的锻炼,对全身呼吸、毛孔开合,都有很好的锻炼,柔似无骨,刚可穿石,推手贴身而发,摸着即发,达到随心所欲的高级境界。
姜其童老师传授法国迪卡侬公司易筋经
姜老师受邀法国迪卡侬公司传授内功易筋经
但是,当代练习太极拳者不计其数,为什么至今都看不见几个能达到这种暗劲,甚至无圈、化境层次的呢?根本原因还是拳架练习方法不对,指导思想有很大问题,可以说太极拳在传承几百年过程中,多次拳架被改动,再加上很多人练习不到一定境界,也无法分辨指导理论正确与否,导致大部分人练习一生都难以达到高级水准。
我们横观当今整个太极拳流派,很难见到打拳能做到从头至尾不断劲的,更不要说达到内劲暗涌的程度,很多人为了体现自己有力而强迫自己发硬力,一套拳下来气喘吁吁、面色惨白。
发力,应该是内劲在身体里催生自然的产物,随时随地,不露外形,随走随发,这是自然的内劲而生,而不少拳友,为了发力而发力,憋气,振脑,气血反流,面红眼赤,对身体非常无益。
姜其童老师传授法国迪卡侬公司易筋经
为什么我们练拳要大圈收小,小圈收无,因为大圈所走路线太长,长则慢,同样的一套拳下来,大圈要打20分钟,小圈只需要10分钟,无圈只要5分钟,但是所做的功小圈无圈却比大圈更大,就像汽车,同样的公里,大圈需要20分钟走完,小圈10分钟,无圈5分钟,这就是效率的提升。
从人体结构上讲,大圈是围绕人体腰部划一周,所以叫外圈,身体外线走一个圆,小圈是裆部走一个圆所以圈很小,无圈是脊椎和骨骼走圆,所以无圈是在身体内部完成的,大圈最容易看出来圆,小圈要仔细研究才能看懂,但是无圈,只有自己练到的人清楚,身体内部的变化外人是看不懂得,这就是太极拳传承的三个境界。
大圈、小圈、无圈对应三种境界:明劲、暗劲、化境;谈到化境必须是无圈,因为只有无圈,身体内部调整,对手才看不见,才能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太极拳神明层次,无圈同时速度也是最快,效率最高,发力路线最短,出手速度最快,也是对手难于预料和抗拒的,所以无圈也就是太极拳所说的神明境界,出神入化,变幻莫测。
记得曾经有位拳友来我们馆交流推手,搭手接触瞬间,他想往后跳跃,此时我刚好感知对方的意图,顺势而发,对方还没有来得及后跳,就被我发力弹出,后来对方说,搭手感觉不到我的力在哪里很空,这其实就是无圈的一个表现形式,无圈速度极快,可能对方意图在我之前,但是我先到,因为我的路线很短,这就是为什么散打拳击比较好用的道理,搏击时主张直接有效,速度快,路线短,大部分练习太极拳者即使练习了几十年有些松沉劲,但是你的圈太大,路线太长,真打起来,速度比散打要慢,所以就不好使,你有功力也用不上,这不是太极拳的问题,太极拳本来就要求你练到小圈和无圈,而你做不到而已,并不是太极拳的错,这就是当代为什么练习太极拳的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很多师父连小圈怎么收,根本不懂,更别说无圈了。
姜其童老师传授内功易筋经
作为一位身兼传统武术、现代搏击、中医气功、导引吐纳的传承人,只有真正的深入研究各科、各派的其中精髓,才能根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太极拳界当今高手难出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做师父的太过于守旧,传统,要面子,传承不全,丢失了高级层次的练法,但是又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事务,不愿意去改变自己,承认自己不行,比自己好的不愿意承认,更不会去探索未知领域。
当初我们练到一定程度后,专门去拜师散打搏击和他们去交流和训练,对比,找传统武术与散打搏击的区别与不同,以及相同之处,如今,我们发现搏击散打本质就是将无圈这种形式应运在实战中,本质这种练法是从套路中分化而来,反观现在太极拳界,能看懂无圈水平的人都寥寥无几,很多名家大师都不懂无圈怎么练,这就是太极拳的悲哀!
但是,散打搏击虽然是无圈,他们平时没有内在呼吸导引锻炼,只练习个别单个实用动作,没有内在配合,且练习多追求速度为主,所以在内在五脏六腑强壮上面是缺失的,这就是现代整个体育行业和传统体育的最大区别,而传统太极拳套路是将呼吸导引与肢体结合去练。
最大的体验就是,当初我和师兄(国家散打队队员)一起出海去钓鱼,平时他在力量和肢体上训练强度比我大的多,但是一起出海,他感觉晕船,我却不晕,他说还是你身体好,其实就是我们呼吸吐纳练习的多,每天练一遍套路就是一次深度的吐纳练习,我们的气息和五脏气血更足一些,这也是内家拳区别于外家拳的原因。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我们有义务还原传承中的偏差,既然太极拳有更高级层次的练法和展示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和继承?非要走弯路,走偏门做什么呢?
至此,在我们的拳架当中必须要将内功、无圈、筋骨、攻防、导引吐纳、收发、开合合一,融合,这才是原原本本我们要学习的太极拳。
为了还原太极拳的本来面目,提高太极拳层次,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学会在练拳中用小圈去练拳,我们专门制作了內源堂内家内功站桩系统专栏、内功高级易筋经专栏、內源堂以武入道专栏,从传承和实用根本上教会大家怎么开发筋骨、开肩胯、开肋、脊椎、呼吸吐纳,很多弟子学习以后练习境界大幅度提升,掌握了一套系统的内家功夫练习方法。
达摩祖师·内功易筋经创始人
姜老师讲内家高级站桩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