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阅读提升书评以超越的视角构建人际关系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司马迁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也就是说,人生能遇到一个了解、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很难得。

《我的内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

寻觅一个知己这么难得,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成为自己的知己呢?人生中能够完全了解自己的人不一定很多。而一个人只有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抉择。

了解自己的过程就是心理成熟转化的过程,没有人一开始就很了解自己,都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向内探索自己,去发现自己改变自己。

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过程,新奇而有趣,每一天你都会发现未知的自己,而且我们会遇到许多良师益友来引领我们。

张沛超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资深心理咨询师和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他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注册系统督导师,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其中之一《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这本书一经面世,就得到很多的好评,豆瓣评分8.1分,被许多爱好心理学的小伙伴们所喜欢。

这本书从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方面阐述了如何化解情绪、找到自我价值和勇敢地面对自己,如何找回我们本来的样子,超越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其中,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与他人相处的关系中是如何呈现自己的,我们应该如何听从自己的内心,做真实的自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内在无穷大的世界,探索你、我、他关系之间的真相,和过去的你告别,实现蜕变和成长。

0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给予能量或剥夺能量

本书提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充电型关系,有的是耗电型关系。充电型关系会让我们感觉被爱包围着,充满信心、充满力量,能够面对自己、主动探索世界,感到自在和安全。而耗电型的关系会让我们感到不信任身边的人,不相信这个世界。我们时常会感到情绪不佳、什么都不想做,觉得没有希望,如同没有电的手机,失去了动力和能量。

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充电型的,那么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充满能量,也会给予爱。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耗电型的,孩子始终处在不安和没有能量的状态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充电型关系和耗电型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能量被互相给予或剥夺的关系。

詹姆斯·莱德菲尔德写的《塞莱斯廷预言》这本书中提到:“宇宙的基本物质,就它的核心来说,看起来像一种纯粹的能量,这种能量可因人的意图和期待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变化;这一观点否定了已有的宇宙的机械模式,好像我们的期待行为本身引起我们的能量流向世界,并影响其他的能量系统”。

那么,什么是能量呢?

我有一次真实的经历,让我看到了能量。单位同事小田喜欢练气功,有一次他的师傅来看他,这位师傅是一位气功大师,他能用气功治病。正好我那时总爱犯头疼的毛病,小田就让他师傅用气功给我治疗,治疗时气功大师用真气灌入我的头部,感觉很舒服。治疗两次后,我就能看见气功大师的手指中有一道白色的气体倾泻而出直达我头疼的地方。经过几次治疗,我能看到人们身体上散发出来的光圈,有白色的、*色的。我想这个白色的、*色的光圈就是人体的能量场。之所以我能看到光圈,可能是因为大师向我体内打入的真气所致,治疗结束后过了一段时间光圈就看不到了。

还有一次,正值夏天,我起得很早,为了锻炼身体,我走在我家后面的山路上。空气清新、鸟儿啼鸣,我心旷神怡,平心静气凝神观望,注意看到植物上的某个部分,有一闪一闪的光,再调整一下视力,我就看到了环绕着植物的若隐若现的白色光芒。我想,这就是能量。

如果说,这个世界是由能量构成的,我们本身拥有的能量即是我们能够控制的那部分能量。

当一个人缺少能量时,就会去剥夺他人的能量,也就出现了耗电关系。《塞莱斯廷预言》这本书提出:“当我们控制了别人,我们就在获取了他们的能量。他人的亏损就是我们的丰盈,丰盈就是我们的动机。”

如果我们不想让别人跟我们在一起不快乐,当我们缺少能量时,就要学会给自己补充能量,食物、睡眠、读书都是补充能量的方式,学会自己给自己补充能量做一个能够输出能量的人,也就是能够与他人成为充电型关系的人,这样的人才会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成为别人喜爱的人。

02你看到的世界是心理的投射

你看到的世界都是你自己创造的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的世界都是你内心的投射,比如:你不轻易相信别人,是因为你曾经被别人欺骗过,你把被欺骗的经历投射到所有人身上,所以你认为你遇到的人都不可信。

英国作家菲奥娜·默登写的《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这本书提到,不论你与他人是什么关系,只要你与人接触,都会受到他人好或不好的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生命开始时,大脑就会产生1.8亿个新的神经连接回路,其中绝大部分能够镜映他人的行为,尤其是父母的行为。

我们先观察周围环境,然后对周围环境中的某种行为或情感进行镜映,就是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回想周围的人行为动作,并自动模仿创造,这让我们的镜像神经元得到训练和发展,逐步培养出镜映思维。

就像婴儿看到父母对他微笑,这会刺激婴儿大脑中控制面部表情尤其是控制嘴唇的镜像神经元,于是,婴儿也可能露出微笑。

据统计,一个人一生平均要见8万人,每个人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而别人也会对你自己产生影响。人们彼此传递文化习俗、观念和态度,教身边的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所以,每个人都参与了塑造人类的工作。

我们的一言一行无形中塑造了他人也塑造了自己,你的内心投射的是曾经经历过得好的、不好的,熟悉的、不熟悉的,把这些现象定义为你生活所处的各种场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投射好的、积极的一面用于生活中,以优秀的角色楷模为榜样,提高自己。

内心的投射让我们有时不知道哪个是真实的自己,不论我们现状如何,我们只需要树立好的楷模为榜样,镜映他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做真实的自己,就是认清自己的现状,不断地积极改变,做更好的自己。让内心投射出好的一面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心中有爱,才能让生活有光亮。

03超越自己才能掌舵人生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一个名为超越功能的理论,超越功能是指对立两者的融合,像是把两种颜料混合并形成一种新的颜料,其实就形成了对立两者的融合。

对于超越自己我感同身受,以前我与老公在某个问题上有分歧的时候,双方各不相让,各执己见,就造成很多的争执和矛盾。经过几次教训,我认识到,在遇到问题时,各自都有各自的立场,谁都没有错,而是需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点,才能化解问题,解决问题。

如今,再遇到各执己见的问题时,我首先会判断哪些问题是原则问题,哪些问题不是原则问题,不是原则问题可以妥协让对方高兴,原则问题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尺度和标准进行解决,不是原则问题就按照对方意见执行让对方感到高兴。不再那么针尖对麦芒,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

学会与对方融合,是一种超越自己的智慧,对什么事情都太过执着是一种愚钝,不懂得变通,人生会遇到很多难题,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解决。

《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掌握了人生的智慧,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向前,情绪上的烦恼和精神上的困惑都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带领我们逐渐走向探索自我的更深领域,找到人生的答案。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超越自我的路途上,好好地了解自己,好好地爱自己,不断地认识自己,实现自我超越,更好地展现人生的价值。

我是不惑青莲︱推荐看过的好书。立志终身阅读,终身写作,终身成长。分享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