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庞老师早期讲各家功法简介一一18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医院医师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9/9121727.html

(3)密宗法门

①密宗溯源最后一个练功的法门就是佛家的密宗的法门,密宗法门里边气功内容比较多。像禅宗止观,念佛法门它里边呢是修行的,属于大乘修行,从理上来,开始这样搞最后还这么搞。而密宗就不然了,密宗这个功法是从释迦牟尼佛死后,七百年以后慢慢兴兴起来的。这里边呢基本它是很多地方结合了婆罗门的理论,还有黑教一些理论,到了中国以后,又结合中国一些个符咒。符箓派的一些东西,还有道家的南派这个男女双修这些个东西,它这么凑合到一起的。

②灌顶密宗里边最强调的是灌顶,密宗要不灌顶,那算没有师承,给你灌顶得够份,老师得够资格。灌顶的实质是什么呢?里边有两个内容,一个内容老师给你一摩头一灌顶,往里边发气,这是一个内容。另外给你发气的时候,老师再给你什么呢?要给你个咒,一般灌顶他给你咒,老师给你念,你听。因为老师是从他老师那传下来的,咱们上次讲了讲这个问题,从他老师那学那个咒,他这给你念咒,你这一听,因为你对老师非常恭敬,你念咒,你就把老师这个信息接受下来了,把老师的信息接受下来了,你每次一练功一念老师这个咒,头顶这个气那一动弹,两个结合到一起你身体里边神气和这个意都结合到一起了,这样练功好就好在这个地方上。

一个是咒,老师的声音,把那个再加上几个字,这你又不懂这个字,因为密宗又往往开始都比较简单,佛家密宗又基本都是梵文,或者藏语,藏文,他念这个字,念那个字你又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像咱们英文字母一个单一字母什么意思,它没意思,它只有音没有意,有这个音没有意,你什么意思?没有像那阿,什么意思?没意思,你就阿呗,它念阿嘛,教你念阿你念阿。这给同志们说一个,“阿”也是个咒也叫单字咒,一个最简单的咒,叫“阿弥陀佛”咒。阿弥陀佛咒心,叫“喝哩”,你念喝哩,喝哩是什么啊?喝了个哩,哈哈,也行嘛他喝哩,喝一个哩,你能那么解释吗?它就这么个音。他念这个东西,这么念你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咱们念中国咒就坏了,要静,安静,你会说,我安静了没有?你可以按照它意思去琢磨琢磨,这个没有。念那字没意思,你不知道什么意思?让你脑子里漫无边际,教你就念去。我说个咱们不用梵文,咱们就是吼一下,你念吼,这吼当什么讲?谁也不嚷吼,就这个是呀,你也不知道,你念吼吼—吼—吼就吼,慢慢就吼吧。就跟咱们念音念通——通,可这个通还有个通的意思,可你老念通通什么?具体也没个通,就一个字念个通,通什么?你反复念个通,老这么念通……。老师给你念那通,你念通,通—通通通,慢慢气就容易过来,这是密宗一开始教授的方法。

③佛爷它讲灌顶,灌顶以后老师再给你个佛爷,它是五方佛。一般的就是一个本尊,或者给你个本师,老师给你加个形象,头顶老师的叫本师,也叫上师,脑瓜顶上——你头上顶着个老师,太不讲平等了,骑在他脖子上,骑在脑瓜顶上。他过去老师在脑瓜顶上实际他这样为什么呢?让你想老师,老师在脑袋头顶上坐着,他就坐你头顶上,所以他这一想老师在头顶上,啊你还很安静。其实老师在你头顶一坐的话是什么道理?不就容易使你头顶咚咚跳吗?往下那么一压的时候一跳,你这没东西不容易跳,你这一压不就容易跳了吗?就这个问题,实质就这个问题。给你个老师,起作用还是你自己的意识,调动意识。一个本师,一个本尊,这是密宗搞这个。

④念咒、掐诀、观想然后念个咒,念咒一般来讲的话嘛,往往好多咒它加有吽字,这个吽一念,头顶一震动,咱们讲过了,声腔共振,脑袋一震动气更容易足点。密宗首先灌顶,念咒,然后掐诀,还要观想。如果你一练功你一想,老师在脑瓜顶坐着呢,因为以前对老师跟现在不一样,对老师非常非常的恭敬,你那么一恭敬你自己容易入静了,咱们孔夫子不讲过“敬神者,如神在。”我记得好像那鲁迅批孔夫子的时候,他说孔老夫子耍了个滑头,他到底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说你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他有神论嘛,他研究了半天,他不信神,他敬*神而远之。他不求神,不要神,最后来一个呢敬神者如神在,这一个如字,一个滑头就耍过去了。

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鲁迅批的不大合适,这讲的搞事情,这是你精神作用。他那个讲的心理内在变化,所谓内在变化是个什么?你敬它就好比它在这,你才能够激发你恭敬心情,还能够激发你的生理变化,因为这里边儒家订有修持的内容啊,讲修心养性讲这个东西,它敬神者如神在。你这密宗一练功,老师就在你脑袋上坐着哪,比孔夫子敬神者如神在还厉害。老师就在头顶上坐着呢,你这桀骜不羁,老师好法拿法揍你,老师看着你,老师老跟着你。以前都说老师神通广大,你这就在你脑门坐着,看着你,你不练功不好好练,老师罚你,让你入地狱,谁不害怕?你一想入地狱,你就不敢胡思乱想了。哎,老师在这呢,给你记上一笔账,入地狱。其实加一个佛,加一个上师像,就是来使得你能警惕一点,按照过去讲嘛,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嘛,这是儒家所说的实际也是他处的一些精神境界,让你这么很小心的去处理这些问题。所以对密宗灌顶,练功的上师像,要做这样去领会和理解。

念咒方才我们讲了,它是无形无相的,让你把精神集中起来,当然也还有声腔共振,还有就是呢场的作用,好多人都念这个咒,念哪嗡嗡——啊嗡嗡,就老这么嗡嗡,那是个场,实际他们是不懂得组场,它就自然而然就出这个作用了。咱们现在就把古人的东西规律化,自觉的运用这个场,我们现在不是说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自觉的叫这个叫做场,这么用就够了。古人没把它拿到自觉的程度上去,它是练练功这么它就形成个场,大伙念,一块念,你看那个密宗的庙里边,啊嗡啊嗡。上次我去那它七个庙群,大部分都是密宗的,我去了以后,好几个庙在念经呢,大部分都是新出家的和尚。我们在门口,看他们在那说话,我到那给他发气,大部分在那看这看那,大部分和尚一点定力没有。这说明这小和尚新出家的,他光那么念咒也不行,他没有精神集中,他念那个什么佛经,阿喏……,待会再噹噹打——还打那个法器,他打法器干什么?让你精神集中啊,你老那么念,就念累了一打,噹,打,他还要啊来那么几下,来调节调节精神,他这些都有用处,都有意义。一开始练功的时候,那有意义,不要以为它是什么用处都没有。我看那个那大海锥,它足有七尺长,啊嗡啊嗡啊,就那么吹那么响,那不知到了什么节骨眼,他来这么一下响,让你精神你震动震动,但是它不让你非常烦。不是那华丽乐器,它非常优雅、清闲,让你脑子清晰,轻松轻松,他再念咒,再念还是精神集中起来,对这个东西我们要这么认识它去。(未完待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