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710733.html不少人练功一自发动起来就又惊又喜,幻想自己还会出现奇迹,于是拼命狂练起来,不少人就这样出了偏差。
笔者在三十年前初动起来时,也曾这样妄想、狂练,周围朋友戏称我为“神仙附体”,自己小孩也对老师说“爸爸是做气功的”。不过,幸有胡耀贞老师指导,未致出偏,而且对自发动的作用渐渐清楚了。
特别是三十年来我借工作之便,广泛接触了气功名家和国内外气功资料,总算在理论上也有了一定认识。自发动究竟是怎样动起来的?目前尚无统一见解。笔者根据名家学说以及自己的实践经验,综合出以下六种观点。
1.行气受阻说——人体某处有病,气血不通畅,就会引起自动。如果练的气通了,病即消除,也不会乱动了,而且久练还可做到“带气练拳”,即把自发动功和太极拳结合起来练。
2.暗示引动说——有人报道说:“用言语的暗示方法,可以使练自发动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发生动象”,“自发动是在语词、意念诱发下呈现的。”
3.静极生动说——经过练功使大脑入静之后,即把支配运动的功能“权”下放给下级的运动神经,从而引起了自发动。所以,有人说“这种不随意的肢体外动,是意识水平之下的动作。”
4.恒动定律说——这是用牛顿著名的“动则恒动定律”来解释自发动的。练功入静后,身体稍一失去平衡,如果不加意控制,任其动去,就会像不倒翁那样,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动个不停,愈动愈大。
鹤翔桩气功有一种叫做“垂尾闾”的动法,即意想尾椎骨上像有一个摆下垂,你如果松腰、松胯做得好,随其摆动,就容易引起自发动。鹤翔桩功所以容易引起自发动,应该说这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5.阴压增高说——通过调整呼吸,使腹腔、胸腔的阴压增高,即可以引起四肢自发动起来。人的呼吸要靠肋间肌、膈肌协同地运动,这些运动的力量可以推动腹腔、胸腔收缩和伸张,从而推动四肢也自发地动起来,自然地形成逆胸式呼吸。
动的规律是,胸腔阴压高时,上肢就动得比较剧烈,腹腔阴压高时,下肢就动得比较剧烈。久久练熟之后,稍一用意就会使胸腔、腹腔阴压陡增,就可以自发动起来。
6.腰椎焦点说——这是日本自发动功的理论,认为腰椎有一部分是人体的中心,能使整个身体活动,被称为“无意识运动的焦点”。
无意识的自发动作向上,其焦点在第二腰椎,转腰在第三腰椎,下蹲在第四腰椎,前屈在第五腰椎,这被称为“野口定律”。他们认为这种自发动是无意识的,就象睡觉时翻身变换姿势一样,是有感于体内某种需要而无意识做出来的。
上述六种理论,实践证明都可引动,可见自发动原是人体本身的一种生理现象,并不是什么“神仙附体”、“宇宙人指使”,确有一定健身治病的作用,但决不应夸大无边。气功界有些前辈名家,包括最早推行自发动功的胡耀贞老师在内,生前并不十分健壮,享年并不高,就是个证明。
现在练自发动功者,大多数人得益非浅,但有些人动个不停,有的人气滞不通,有的人神经失常,个别人有轻生念头……这些大都是强制自己用意追求奇迹,违反松静自然练功原则的结果。根据上述理论,正确估价自发动功的作用,看来是非常重要的。(阎海)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