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习课总是安静不下来这份创意帮助孩子学会 [复制链接]

1#

国庆回来了,孩子们久了不见,见面后各种兴奋,尤其是自习课堂上,那更是闹腾,再遇到一点新鲜事,那可是一时激起千层浪,不可收拾,这下可怎么办好呢?

接下来吴小霞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些她的管理小创意,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

练“静气功”:变“有声”为“无声”

刚刚开始的自习课时,我远远地在走廊上,就能听到班干部扯破喉咙喊:“不要闹了!”那制止讲话的声音有时候高过讲话的声音,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后来我发现,与其用语言来干预,不如用一种行动代替,也许效果就不一样。

于是,我来到教室,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以后我们如果自习课上比较闹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练功!”

“练功?”孩子们一脸的惊愕。

我开始故弄玄虚:“我们练习的功夫,是气功中的‘静气功’,长期练习,能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养精蓄锐。长期坚持的话,还能容光焕发,百*不侵,延年益寿。”我故意摇头晃耳地诙谐地说。

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老师,快说,快说,怎么练?”看着大家胃口已经吊起来,我也打开谜底:“其实很简单,坐直了,双手放在膝盖。”孩子们开始正襟危坐。

“很好。开始深深地吸——气,吐——气,吸——气,吐——气……”我有意把声音轻轻延长,孩子们身子也跟着有节奏地一伸一缩,极其认真,教师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孩子们,这样反复六次就行了,很简单的。”

“老师,我感觉这个时候人顺畅多啦!”

“老师,我觉得自己心也变得平静了。”

“是呀,同学们,以后我们自习课,讲话的时候,请我们的纪律部长,就招呼:‘练静气功’,不用大声说:‘不要闹了!’”孩子们嘿嘿笑着。

果不其然,只要自习课上大家控制不住了,纪律部长就平静地说:“练静气功了。”孩子们就会条件反射似的正襟危坐,有的把双手放于胸前,使劲往上提起,严肃得就像长期“习武之人”一样专业地放功,收工。做完六组“吸气吐气”之后,孩子们再就自觉地投入到自习课堂上了,一切显得那么自然,没有喧哗,没有浮躁,只有默默地在“练功”中变得平和,变得沉静……

办“出门卡”:变“不能讲话”为“室外交流”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候,需要给他们一个出口。有的孩子在自习课上问问题,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